化學性質
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遇明火、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。與氧化劑可發(fā)生反應。流速過快,容易產生和積聚靜電。其蒸氣比空氣重,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,遇火源會著火回燃。若遇高熱,容器內壓增大,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。
由乙酸和異戊醇經酯化反應而得。在乙酸和戊醇混合液中,加入硫酸進行酯化反應,然后用碳酸鈉(或苛性鈉)中和,用氯化鈣脫水而制得粗酯,再經蒸餾精制而得成品。
漏應急處理
應急處理: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(qū)人員至區(qū),并進行隔離,嚴格限制出入。切斷火源。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,穿防毒服。盡可能切斷泄漏源。防止流入下水道、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。
小量泄漏:用砂土、干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。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制成的乳液刷洗,洗液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(tǒng)。
大量泄漏: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。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,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。
化學危險物品管理條例 (1987年2月17日發(fā)布),化學危險物品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(化勞發(fā)[1992] 677號),工作場所使用化學品規(guī)定 ([1996]勞部發(fā)423號)等法規(guī),針對化學危險品的使用、生產、儲存、運輸、裝卸等方面均作了相應規(guī)定;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 (GB 13690-92)將該物質劃為第3.3 類高閃點易燃液體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