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購方式:批量整合,降低采購溢價
聯(lián)合批量采購:多個小區(qū)、街道或物業(yè)聯(lián)合采購亭體、垃圾桶、標識牌等,利用大額訂單向供應商爭取 10%-20% 的批量折扣。
廠家直采跳過中間商:直接對接生產廠家,省去經銷商、代理商的中間差價,尤其大型采購可降低 15%-25% 的采購成本。
復用改造現(xiàn)有設備:將小區(qū)原有普通垃圾桶加裝分類標識、密封蓋,搭配簡易鋼結構遮雨棚(成本僅 1000-2000 元),替代全新亭體,建設成本降低 60% 以上。
廣場垃圾分類亭的核心是 “適配人流密集 + 兼顧景觀協(xié)調 + 保障高頻使用”,建設和維護需圍繞廣場場景特點針對性設計,既滿足游客、市民的投放需求,又不破壞廣場環(huán)境美感。
廣場專屬運維重點
清潔頻次加密:人流高峰(周末、節(jié)假日)每 2 小時清潔 1 次投放口和地面,非高峰每日 3 次,避免垃圾殘留和異味擴散。
動態(tài)清運:高峰時段每 4 小時清運 1 次,非高峰每日 2 次,防止垃圾桶滿溢,契合廣場高頻使用需求。
標識維護:定期檢查圖文標識(尤其夜光標識),避免褪色、脫落,確保游客快速識別分類標準。
耗材補給:根據(jù)廣場人流規(guī)律定量采購垃圾袋、用品,夏季增加除味劑和防蚊設施投放。
建立標準化運維流程(基礎保障)
制定 “每日 / 每周 / 每月” 運維清單,明確清潔、分揀、巡檢的具體責任人和操作標準,避免遺漏。
人流密集的廣場等場景,實行 “高峰專人值守 + 非高峰定時巡檢”,及時處理滿溢、異味問題。
統(tǒng)一運維團隊培訓,確保工作人員掌握分類標準、設備操作和應急處理技能,提升運維專業(yè)性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