該協(xié)議通常描述為一種主從式架構,但它也可以在點對點網絡中,對等體雙方可將另一端認定為潛在的時間源。發(fā)送和接收時間戳采用用戶數據報協(xié)議(UDP)的通信端口123實現。這也可以使用廣播或多播,曲中的客戶端在初的往返校準交換后被動地監(jiān)聽時間更新。NTP提供一個即將到來的閏秒調整的警告,但不會傳輸有關本地時區(qū)或夏時制的信息。
網絡時間協(xié)議(英語:Network Time Protocol,簡稱NTP)是在數據網絡潛伏時間可變的計算機系統(tǒng)之間通過分組交換進行時鐘同步的一個網絡協(xié)議之一。NTP由特拉華大學David.Mills設計。
局域網絡延相對較大的原因在于時間戳一般都是在應用層加蓋。為減少操作系統(tǒng)內核處理延時的影響提高NTP授時精度,發(fā)/收NTP包時間戳應盡量接近主機真實發(fā)/收包時刻。在不改變硬件的條件下,一個可行的辦法是修改網卡驅動程序,將記錄NTP包發(fā)/收時間戳從應用程序移至網卡驅動程序處,可消除操作系統(tǒng)內核處理延時不確定而引入的誤差。這種方法在局域網中可大幅提高NTP授時精度至μs級。
NTP授時精度與NTP服務器與用戶間的網絡狀況有關:廣域網授時精度通常能達50ms級,但有時超過500ms;局域網授時不存在路由器路徑延遲問題,因而授時精度理論上可以提到亞毫秒級;但是Windows內置NTP服務,在局域網內其授時精度也只能達10ms級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