性質與用途
C-耐氯,棉用
I-士林還原染料的堅牢度;
K-冷染(中國活性染料K表示熱染)
L-耐光牢度或均染性好;
M-混合物;
N-新型或標準;
P-適用于印花;
X-高濃度(中國活性染料X表示冷染)。
各國染料冠稱基本上相同,色稱和詞尾有些不同,也常因廠商不同而異。中國根據需要,擬采取統(tǒng)一的命名法則。
染色牢度是指染色織物在使用過程中或在以后的加工過程中,染料或顏料在各種外界因素影響下,能保持原來顏色狀態(tài)的能力。
染色牢度是衡量染色成品的重要質量指標之一,容易褪色的染色牢度低,不易褪色的染色牢度高。染色牢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化學結構。此外,染料在纖維上的物理狀態(tài)、分散程度、染料與纖維的結合情況、染色方法和工藝條件等也有很大影響。
染色牢度是多方面的,對消費者來說,一般比較主要的包括:日曬、皂洗、汗?jié)n、摩擦、刷洗、熨燙、煙氣等牢度。另外,紡織品的用途不同或加工過程不同,它們的牢度要求也不一樣。為了對產品進行質量檢驗,紡織部門和商業(yè)部門參照紡織品的使用情況,制訂了一套染色牢度的測試方法和標準,下面分別予以簡單介紹。
1.日曬牢度 染色織物的日曬褪色是個比較復雜的過程。在日光作用下,染料吸收光能,分子處于激化態(tài)而變得極不穩(wěn)定,容易產生某些化學反應,使染料分解褪色,導致染色織物經日曬后產生較大的褪色現(xiàn)象。日曬牢度隨染色濃度而變化,濃度低的比濃度高的日曬牢度要差。同一染料在不同纖維上的日曬牢度也有較大差異,如靛藍在纖維素纖維上日曬牢度僅為3級,但在羊毛上則為7~8級,日曬牢度還與染料在纖維上的聚集狀態(tài)、染色工藝等因素有關。
日曬牢度共分8級,1級最差,8級。
顏料從化學組成來分,可分為無機顏料和有機顏料兩大類,就其來源又可分為天然顏料和合成顏料。天然顏料以礦物為來源,如:朱砂、紅土、雄黃、孔雀綠以及重質碳酸鈣、硅灰石、重晶石粉、滑石粉、云母粉、高嶺土等等。以生物為來源的,如來自動物的:胭脂蟲紅、天然魚鱗粉等;來自植物的有:藤黃、茜素紅、靛青等。合成顏料通過人工合成,如鈦白、鋅鋇白、鉛鉻黃、鐵藍等無機顏料,以及大紅粉、偶淡黃、酞菁藍、喹吖啶酮等有機顏料。以顏料的功能來分類的如防銹顏料、磁性顏料、發(fā)光顏料、珠光顏料、導電顏料等。以顏色分類,則是方便而使用的方法。如此顏料可分為白色、黃色、紅色、藍色、綠色、棕色、紫色、黑色,而不顧其來源或化學組成。的《染料索引》(ColorIndex)是采用以顏色分類的方法:如將顏料分成顏料黃(PY)、顏料橘黃(PO)、顏料紅(PR)、顏料紫(PV)、顏料藍(PB)、顏料綠(PG)、顏料棕(PBr)、顏料黑(PBk)、顏料白(PW)、金屬顏料(PM)等十大類,同樣顏色的顏料依照次序編號排列,如鈦白為PW-6、鋅鋇白PW-5、鉛鉻黃PY-34、喹吖啶酮PR-207、氧化鐵紅PR-101、酞菁藍PB-15等。為了查找化學組成,有另有結構編號,如鈦白PW-6C.I.77891、酞菁藍是PB-15C.I.74160,就可使顏料的制造者和使用者能查明所列顏料的組成和化學結構了。因此在國際顏料進出口貿易業(yè)中均已廣泛采用,國內的一些顏料生產廠家也使用了這種顏料的國際分類標準。中國的顏料國家標準GB/T3182-1995,也是采用顏色分類。每一種顏料的顏色有一標志,如白色為BA、紅色為HO、黃色為HU……再結合化學結構的代號和序號組成顏料的型號,如金紅石型鈦白BA-01-03、中鉻黃HU-02-02、氧化鐵紅HO-01-01、鋅鋇白BA-11-01、甲苯胺紅HO-02-01、BGS酞菁藍LA-61-02等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