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換機除了可以通過“Console”端口與計算機直接連接,還可以通過普通端口連接。此時配置交換機就不能用本地配置,而是需要通過Telnet或者Web瀏覽器的方式實現交換機配置。具體配置方法如下:
Telnet
Telnet協議是一種遠程訪問協議,可以通過它登錄到交換機進行配置。
假設交換機IP為:192.168.0.1,通過Telnet進行交換機配置只需兩步:
第1步,單擊開始,運行,輸入“Telnet 192.168.0.1”
第2步,輸入好后,單擊“確定”按鈕,或單擊回車鍵,建立與遠程交換機的連接。然后,就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該交換機進行相應的配置和管理了。
因為交換機有帶寬很高的內部交換矩陣和背部總線,并且這個背部總線上掛接了所有的端口,通過內部交換矩陣,就能夠把數據包直接而迅速地傳送到目的節(jié)點而非所有節(jié)點, 這樣就不會浪費網絡資源,從而產生非常高的效率。同時在此過程中,數據傳輸的程度非常高,更是受到使用者的歡迎和普遍好評。
交換機工作于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,即數據鏈路層。交換機內部的CPU會在每個端口成功連接時,通過將MAC地址和端口對應,形成一張MAC表。在今后的通訊中,發(fā)往該MAC地址的數據包將僅送往其對應的端口,而不是所有的端口。因此,交換機可用于劃分數據鏈路層廣播,即沖突域;但它不能劃分網絡層廣播,即廣播域。
傳統(tǒng)交換機從網橋發(fā)展而來,屬于OSI第二層即數據鏈路層設備。它根據MAC地址尋址,通過站表選擇路由,站表的建立和維護由交換機自動進行。路由器屬于OSI第三層即網絡層設備,它根據IP地址進行尋址,通過路由表路由協議產生。交換機的好處是快速,由于交換機只須識別幀中MAC地址,直接根據MAC地址產生選擇轉發(fā)端口算法簡單,便于ASIC實現,因此轉發(fā)速度。但交換機的工作機制也帶來一些問題。
